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曾圣南 来源于:家长学院
这个男孩子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020年的10月13日的凌晨,他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写了封遗书和世界说了“再见”,然后在实验室上吊自杀了。
面对实验数据无效论文被打回重写,老师给不出实质性建议而只是一味的让重做,面临延毕,家里人催促考公务员......这些压力迫使他挤压自己的时间做实验算数据,改论文的PPT,自己找资料文献自己领悟,熬通宵做出来的东西被说没用,他也没有抱怨甚至还自己在心里演上了自嘲的小剧场。可能是让他拉肚子的圣女果,亦或是那台平均工作时间只有三分之一的机器,再或是一样的数据做出来每次都不同的结果......当最后一朵雪花飘到头上,铺天盖地的绝望终于压倒了理智,他就像承受不了重压的大山一样轰然坍塌。
那封遗书字里行间没有抨击没有控诉,只有幽默的吐槽和自嘲,笔触温柔,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就连最后他也是希望“家人朋友顺顺利利,国家一直繁荣昌盛”。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局?我认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那些无良导师掐灭了他的热爱和初心。近年来硕博生自杀的新闻层出不穷,从之前浙大女博士遭性侵而跳楼,更早北航导师性骚扰学生,还有后来的西安交大博士自杀,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正因为导师对学生的拥有的“生杀大权”,某些无良导师便将研究生当作免费劳动力,呼来喝去者有之;撒手放任不管者有之;压榨学生迟迟不让其毕业者有之;窃取学生研究成果更有之......与学业无关的琐事以及种种压力就像是两座大山压倒在研究生们的身上,逐渐磨灭了他们心中科研的热情,忘记了自己当初考上博士研究生时的开心与决心。
然而一个机制的出现定有它的原因,硕博体制给人才一条向上走的路,可以让良师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推进科研的进步,研究出更多有效的科研成果。一个机制的改革绝非易事,但我相信,这么多生命的牺牲,终有一天能推动硕博体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也许是长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感到窒息。
在遗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家人二十年的关怀养出了一个废物”,一个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在外人看来是成功的,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说自己是废物?也许是因为他从来都认为自己必须要努力学习,他从头到尾都在自责,觉得对不起家人的期待。
我们缺乏的教育不是鼓励,而是接受平庸的勇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大部分家长心中对于子女的期望。他们经常说“坚持一下,过了这道坎就好了”,却没有说过“这道坎过不去也没关系”。我们的长辈好像从来都知道怎么鼓励我们去争取,要成功,但是从来没有教我们怎么面对失败。在《银河补习班》里有一个痴傻的乞丐角色,他本来也是一个天之骄子,只是上大学时成绩挂了科,而他的教师父亲却拒绝与他交谈,导致他从教学楼一跃而下成了傻子。反观这这位大连理工的研究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是不是也没有人可以理解他?没有人能听他谈谈心?没有人跟他说“搞不好也没关系”?致使在绝望压倒他时,他选择深夜在网上留下绝笔,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绝望到达临界点,一片雪花的重量就足以将人压倒。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下雪,只有阳光照进,我们内心的雪才能得以消融。这些阳光或是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怀,或是家人对于孩子的理解,亦或是朋友对于同伴的关爱......
阳光消融冰雪,大山继续常青。
上一篇: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下一篇: 勿让“娱乐化”成为主流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