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杨梦园 来源于:家长学院
“你最近在追什么剧呀?”
“我最近不追剧,追新闻,这可比追电视剧有意思多了!”
追剧式新闻现象主要是媒体面向受众传播有关热点奇闻事件的报道,其现象随着新媒体适用范围的推广而逐渐扩大。据牛津路透研究所发表的《2019数字新闻报告》显示,近年来,大众参与关注新闻的人数有了极大的提高,追剧式新闻现象在大众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扩大,甚至成为了新闻发展的新趋势。
追踪热点,奇闻引人
2019年4月21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北大高材生”、“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被警方控制。历时1380天,一场逃亡拉下帷幕,三年前的案件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不少媒体持续关注此热点案件,面向受众传播有关此案件的新闻报道,引发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2017年7月,在吴谢宇的犯罪行为被警方发现的五个月后,扬州日报,凤凰网发表的《北大弑母案始末过程详情论述》、《三年前“北大学神”吴谢宇弑母案始末》等分析案件性质及过程的文章,及时地让大众了解有关案件的信息。随后,在吴谢宇逃脱的这三年内,网易云,凤凰网,豆瓣等媒体发表了一系列《北大弑母案嫌疑犯吴谢宇:爱上性工作者,拍多部性爱视频》等有关吴谢宇私人生活领域的文章。2019年4月21号,在吴谢宇被抓之后,网易新闻发表文章《吴谢宇逃亡路:白天教课晚上当男模》,凯迪新闻发表的《吴谢宇:从不谈性,为了谈色性,竟然自投“天眼”》等有关吴谢宇私人生活领域的文章。
2019年7月8日10时许,淳安县公安局青溪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孩子从家中被两名租客带走,下落不明。随后,公安在网上发表相关案件进展,逐渐地引起了大众的关注。2019年7月13号,大众所持续关注的热点新闻章子欣案件最终以女孩死亡的悲剧收场。父母离异、被租客带走后坠海身亡、阴婚匹配等词在媒体报道的文章中不断出现。2019年7月14号,在章子欣的遗体被发现后,舜网发表文章《章子欣母亲首露面具体事件经过是什么?详情始末曝光,真相竟是这样!》,澎湃新闻也发表了《警方通报章子欣死因》等分析事件过程及现状的文章。然而,也有一部分媒体发表不实虚假文章,深圳热线、兵马俑热线等自媒体发表《骗走女童的租客疑信奉三山国王》、《章子欣冥婚邪教是咋回事,冥婚真的存在吗?海上阴婚为什么要花童?》等有关案件细节猜测的文章。7月29号,搜狐网发表《章子欣事件让人深思,孩子到底有多好骗?》有关事件背后的社会现象及原因的文章,引发了大众对孩子防范意识培养等问题的反思。
媒体推动,事实真空
朱荣根曾在《新媒体与速度报道》一文中论述了“速度”的重要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都应及时发布,新闻发布与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差越小,新闻价值越高,或者说实现新闻价值的可能性越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信息传播的提升带来了机遇。一方面,新媒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其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新媒体降低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成本。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降低了大众接受信息的成本,极大地扩大了媒体传播新闻事件报道的渠道,使得更多细节得以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新媒体下,媒体的生存环境严峻,“用户为王”的时代,一些媒体也放下了自己的身段,开始一昧追求着“新”“奇”“刺激”,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其中大众对新闻事件的需求主要源于其对新闻事件的好奇心,《传播的受众》在论述受众的特点时写道:“一般受众对于各种媒介及其传播内容都有接触的欲望,没有固定的接受方向和重点,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审美和消遣。”而《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时效性》疑问阐述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的特点:“要求新闻传播者能够全天24小时地不断产出新闻产品,以满足互联网广大受众的需求。”而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获得点击量和阅读量,许多媒体往往会过分搜寻新闻事件的细节,模糊新闻事件本身的性质,使大众缺乏对新闻事件整体的认识。
然而,影响追剧式新闻现象出现和能够得到人们关注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新闻事件报道本身,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或因当事人死亡、失踪、调查权限等客主观条件的制约,事件的明晰、相关新闻的报道呈现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由于新闻事件本身内容复杂,故事情节离奇,事件发展时间跨度大等客观性条件的限制,导致媒体无法对新闻事件进行一次性报道,只能采取连续,阶段性的报道,致使客观事实的还原呈现渐进性的过程。除此之外,新闻事件核心人物的缺失也极大地影响了追剧式新闻现象的发展。在章子欣案件中,两位租客和章子欣的死亡导致新闻核心人物缺失,案件调查缺乏有效的信息和证据,事实真相难以得到还原。而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好奇心又促使媒体不断报道与案件有关的“非真相性”内容,致使社会上出现一种报道虽多,却无真相的“事实真空”现象。
专业降低,新闻趋势
在吴谢宇弑母案和章子欣案件中,由于其故事情节离奇,人物关系复杂,大众对其极为关注。为了吸引大众,获得更高的点击量和阅读量,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过分搜寻新闻事件的细节,曝光新闻事件当事人的相关信息,侵犯当事人的隐私。
黄楚新在《坚守新闻的专业性和公共性》文章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争相打造爆款,设置悬念标题,寻求话题与卖点,以求吸引用户关注。在新闻的文本表述与呈现形式上创新无可厚非,但在创新的同时,新闻必须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做到守正。媒体行业要守之‘正’即应坚持新闻的基本原则,这包括新闻的专业性与公共性。”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力量都在进入传媒业,各种边界被打破,新闻事业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而新媒体和融媒体的发展也使得新闻事业真相性逐渐淡化,媒体对新闻事实的追求降低,报道内容娱乐性增强,新闻的专业性遭到冲击。
文章《坚守新闻的专业性和公共性》指出“新闻的专业性准则是指操作层面的新闻原则,具有工具性色彩。新闻公共性原则指向的是目标层的新闻原则,是一种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媒体专业性的降低也使得新闻行业中媒体报道的利益性增强,内容偏向娱乐化,目的偏向自利化,新闻的公共性降低。
大众在参与和关注新闻事件时受到媒体报道新闻事件信息的复杂性以及报道渠道多样性的影响,注意力发生分散和混乱。人民网在《加强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管理》中强调:“人类需要关注的信息种类、数量在不断增长,公众注意力出现短期化、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普及,原本方向不同、力量分散的公众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分散和转移。”
文章《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展趋势与记者素养探究》曾表示:“由于在新媒体时代下,公众参与新闻热情不断提高,公众可以参与网页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可以实时跟进重大新闻的想法,使作者更加了解公众的想法,增加受众粘度,是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展趋势。”所以追剧式新闻现象不仅是大众关注参与新闻事件的表现,也是大众和媒体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更是新闻在融媒体发展下的新趋势。
上一篇: 鲍毓明事件后:噤音的互联网
下一篇: 愿善良的人被温柔以待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