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幸福教育网
·声音·
实现文化养老还需多方努力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养老是指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因此,老年人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不是一个新的认识。自古以来,养老并不等于老年人有吃有穿就可以了,老年生活是否快乐充实,是否能够体现出老年的尊严都是重要的内容。
从中国的现实看,实现文化养老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在观念上重视文化养老。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即将超过少年儿童数量,但是全社会仍然缺少对文化养老的认识。因此,需要在理论上分析文化养老在养老事业中的重要性。其次,文化养老如何实现?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文化养老如果没有一个清楚的职能划分,没有具体的落实主体和职责的区分,很难产生实际的效果。第三,如果将文化养老看作是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措施与路径上都会是全新的布局。
为老人提供的文化服务存在不足
杨永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对于老年人、青少年、弱势群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尤为重要。步入老龄化社会,公共文化对老年人的意义是:首先,如今许多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因而从家庭获得的精神慰藉较少,而公共文化有很多群体活动可以起到心灵、精神上的抚慰,老年人可以借此接触很多朋友,减少孤独感,提高幸福感;其次,目前社会各界注重培育老年人的爱好,开设了很多老年大学,这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有助于其身心健康,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
然而,当下为老人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一些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由于管理、场地等问题,导致社会对此很有异议。第二,老年人也分很多种,空巢老人、贫困老人、高龄失能老人等,各个群体需求都不一样,所以政府还应更多地去调查、分析当下老年人的需求,使服务更有针对性、服务效能更高。第三,为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要鼓励老人自办文化、自组团队,政府则应对此有一些扶持举措,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开展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进入长寿时代,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团队结构等内容上,相关部门就要根据老年群体的新需求来思考问题、做好规划和设施布局。
歌声驱散了我的阴霾
任秉欣(文化部退休干部、文化部老年大学学员):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特别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都面临着走完人生旅途的最后一里路问题。
我的老伴2009年因病去世,之后我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每天要服用七八种药,如何走出低谷是摆在我面前既严峻又现实的问题。为了摆脱寂寞,我决定试着参加两个歌咏队,因为时间不冲突。除了学习乐理知识和科学发声外,我还体会到三点好处:一是以歌会友,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二是每位队员都愿意主动承担打水、复印歌谱等任务,大家都很有集体荣誉感;三是抒发情怀、宣泄郁闷,每每唱歌时都要排除杂念,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我深感,歌声给我了勇气和力量,帮我驱散了阴霾。此外,我还学习了书法和诗词,现在我的心态平和多了。每个人境遇不同,对那些跋涉艰辛的老朋友,如果尚能自理,不妨试试文化养生,或许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做养老服务的人都有些情怀
翟宁(北京颐佳养老创始人):2013年初健康的父亲被误诊为癌症,经历了一次手术后,得了抑郁症,当时他特别希望有人来陪伴他,希望我辞职在家照顾他。当时,我发现能为父亲这样的老人服务的机构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选择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将重点放在积极心理服务、精神关爱服务等方面,让老人不要因为过度的被动照料而成为退化者、依赖者。所以,颐佳养老倡导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一直致力于社区文化养老服务,建立了“课程+服务”的文化养老新模式。我们2015年服务的社区有12个,今年计划服务的社区有50个,继续重点打造以文化为特色的养老服务站。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做养老服务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情怀,因为这是一份需要更多爱、更多耐心、更多责任的工作,如果没有情怀,很难能坚持下去,更别说能做好。(皓月采写)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一篇: 老年人文娱活动一览
下一篇: 文体社团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