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唐婷婷 来源于:家长学院
近日,有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学校针对中小学生在校的“课间十分钟”进行了约束,表明除喝水喝上厕所外不能够进出教室、离开座位,孩子们实则无法得到真正的课后休息。原本课间的压力缓释与自在玩乐时间被倾轧,不仅有违孩子的天性,更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与亵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学校需在保护孩子安全、监督孩子学习的“文”上下功夫,更应还给孩子“武”的自在空间。
限制孩子自由课间,禁止孩子课间玩闹,校方的“课间圈养”行为是对所谓“打闹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扬汤止沸,更是对“安全一刀切“的绥靖主义。看似规避了短期的安全风险,实则滋生了更多的安全隐患,致使孩子失去了纯粹的快乐与幸福的童年。根据《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能对学生在非教学时间中的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校方对孩子言行的限制无疑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不仅有损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还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
学校的这种“一刀切”是对安全防护的矫枉过正,但背后也存在来自于家长的凝视与压力,长久以来的舆论聚焦与社会压迫其实是校方的未尽之语。许多安全事故之后家长的非理性维权,孩子只是小磕小拌了一下便上纲上线,动辄要求几千几万的赔款,不留给校方任何的容错空间。舆论场也习惯于用“放大镜”审视学校的一举一动,稍有符合公众认知的教学与管理举措便会被卷入舆论的风暴与全社会的谴责。面对校园空间逼仄、孩子安全风险、家长过度指摘、舆论焦点强化,孩子的安全保障问题需要家、校双方需要建立共识:孩子在学校的小磕小拌是正常的,不应过度放大。
校方不应以“安全”为名绑架孩子的休息时间,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懒惰与怯懦剥夺孩子童年阶段应有的欢乐与自在,而应当积极完善安全防护制度及应急预案,主动为孩子营造安全的校园空间。学校应谨遵规章制度,不得设置任何有违教育本性的限制,将课间十分钟的欢声笑语还给孩子。至于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更应该落实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与定期排查、日常开展安全讲座,着力提高孩子的风险意识,使其在课间自在玩乐的同时始终拉紧“安全”之弦。家长与社会也应给予校方一定的容错空间,为学校减压。第三方机构也应及时介入,针对一些难以避免的小磕小碰等意外完善权责,明晰制度,划归风险区域,厘清职责归属。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孩子的成长不应囿于方寸间的课桌内,学校的管教更不能在张弛间乱了平衡。让孩子走出课桌、教室的束缚,无拘无束地奔跑于广阔的草场、宽广的自由中,是校方的应有之义,也是如今中小学教育问题的应然职责。期待在全社会的安全托举下,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为他们们构筑一个能够释放天性、张弛有度的学习生活之所。
上一篇: 别让“长衫”成为“枷锁”
下一篇: 清雪通路显团结,校园安全共前行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